現在新新人類的語言,常讓我們聽得很不舒服。
記得某天載著當時讀國二的大女兒到圖書館的路上,本想到麵包店買麵包讓她先充飢,女兒卻想去超商買;
我問:「為什麼不去麵包店買剛出爐的?」
孩子表示就是要到超商買,當下我雖不想,但後來還是依她了,問她要去那家買,孩子卻說「不買了,既然你不要,那去買屁呀!」
當下我很生氣,訓戒了她一下後告訴她說:
「你和同學間的對話用語,我不干涉,但若是和長輩、師長們談話就不行這樣說,因為我們聽來會有不舒服、不被尊重的感覺。」
「陪他走一程」這本書中,老師提到:「你問過孩子的感覺嗎?」
真的,一開始我若先問問孩子的感覺,而不只是質問她為什麼,也許她就不至鬧情緒而回
我難聽的話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好像只做到告知和提醒,卻很少去問過或了解孩子的感受和意願。
作者: 事務組 / 吳淑芬
節錄自17周年特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