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4日 星期一

為什麼總是講不聽?


去年夏天,我在客運車上,看到這一幕。

有對父子上了車,找到他們的位子坐定之後,兒子從背包裡,拿出一罐可樂,喝了一口,深深吸了一口氣,像是很滿足的樣子,又喝了一口,就這樣連著喝了三次,不過一罐可樂似乎並沒有喝完,他停了一會兒,便把手上的可樂順勢遞給坐在他右邊靠近走道位置的爸爸。

爸爸很自然地接了過來,與兒子對看了一眼之後,便也喝了起來,不過爸爸的表情,和兒子剛剛喝得很滿足的樣子,很不一樣,他邊喝邊叨唸兒子:「跟你講過多少遍,如果沒本事喝完就不要買,像看又要塞給我,我又不是你的垃圾桶,為什麼總是講不聽?」唸完了,剩下的可樂也剛好喝完了。

聽起來,這位爸爸並不同意「孩子把剩的可樂丟給自己」這件事,不過唸歸唸,做出來的,卻又正是接受這件事的樣子。這叫「言行不一」,而且這「言行不一」似乎並不是第一次,因為剛剛他對兒子說:「為什麼總是講不聽?」

同樣的例子,去年底在我家的客廳,也發生過一次,有位媽媽來訪,她帶著五歲的女兒一起來,這孩子很可愛,很愛聽大人講話,她一直坐在客廳,聽媽媽和我在談話。談到一半,孩子叫暫停,因為她想大便,於是我站起來,帶她去廁所。孩子邊走邊回頭對她媽媽叫說:「等我大好了,妳要來替我擦屁股喔!」

不過媽媽要孩子自己擦,孩子回說不會,媽媽說她會,就這樣母女倆一來一往吵了起來,媽媽罵她:「要教幾次妳才會?」並對我說:「不是沒有教,卻老是賴皮」。孩子很堅持,於是我問孩子:「媽媽有教,為什麼妳一直說不會?」孩子大概覺得我似乎也不太相信她,所以很認真地說:「媽媽有教,不過,因為她都幫我擦,我一次也沒自己擦過,我真的不會擦」。

這時,我終於弄懂了,腦中突然閃過又一個邊唸邊做,言行不一的場景來。
於是我再仔細教她一次,並請她實地做給我看,最後我告訴孩子:「今天妳自己擦過了,擦得很好呀!現在妳會了,以後就要自己弄喔!」她弄完出來,還特地來對我說:「阿姨,我有把髒髒的那邊包在裡面喔!」

你看,孩子並不是講不聽呀!
要孩子「聽」我們,除了方法,還要言行一致,再加上一點堅持,如此而已!


創辦人/盧桂櫻
節錄自尋聲會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守護荷包照過來

當接到財團法人天主教社會慈善基金會華遠兒童服務中心邀請我們承接兩場「理財規劃」課程時,大家第一個反應都認為這不是我們的專業,他們可能找錯合作對象了!但是經過課程組內部討論並向華遠求證,確認授課的對象是比較弱勢的家庭成員,應該沒有太多閒錢可以做投資理財。於是我們把範圍鎖定在教大...